泄漏检测——实用原理
· 泄漏率
· 符号和测量单位
· 公式符号和测量单位
· 泄漏率与孔径的关系
· 孔径与泄漏率之间的关系
· 孔径/泄漏率关系示例
· 泄漏类型
泄漏率
泄漏率是衡量由于泄漏导致的物质(质量)流动量的指标。
在真空技术中,泄漏率定义如下:
泄漏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气体pV值与时间的比值。此处的pV值是指在相应温度下,一定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的乘积。对于给定温度下的理想气体,pV值是气体物质的量或气体质量的度量。
泄漏率取决于气体类型、压差和温度。微小漏孔通常借助氦检漏仪检测,此时主要适用以下条件:气体类型为氦气,压差1013百帕,温度20℃。这些条件也被称为"氦气标准条件"。
泄漏率与孔径的关系
以下粗略估计给出了几何孔尺寸与相关泄漏率之间的关系: 我们将假设一个直径为1mm的圆孔的大容器。容器外部是大气压,内部是真空。然后,在直径为1毫米、高度为330米的圆柱体中发现的所有气体分子都会在一秒钟内以声速(330米/秒)“落入”孔中。这对应于以下泄漏率(=每秒pV值):
根据这一估计以及病毒和细菌的大小,可以将相应的阈值泄漏率分配给常见的术语“防细菌”和“防病毒”。
抗菌:细菌直径约0.5µm->Q<10-5Pa*m3/s
防病毒:小病毒直径约10µm->Q<10-9 Pa*m3/s
现代氦检漏仪能够检测高达5*10-13Pa*m3/s的泄漏率。根据上述估计,这对应于原子半径大小的孔径。
孔径与泄漏率的关系
从技术意义上讲,密封系统只意味着“与使用区域相对应的无泄漏”。“如果更仔细地观察,对技术系统的要求差异很大。
工厂或ISO校准
漏孔直径
≈ 1,0 mm
≈ 0,3 mm
≈ 0,1 mm
≈ 0,03 mm
≈ 0,01 mm
≈ 3 μm
≈ 1 μm
≈ 0,3 μm
≈ 0,1 μm
≈ 0,03 μm
≈ 0,01 μm
≈ 3 nm
≈ 1 nm
泄漏率 (mbar·l/s)
10² = 100
10¹ = 10
10⁰ = 1
10⁻¹ = 0.1
10⁻² = 0.01
10⁻³
10⁻⁴
10⁻⁵
10⁻⁶
10⁻⁷
10⁻⁸
10⁻⁹
10⁻¹⁰
密封性描述
水流状泄漏
水流状泄漏
滴漏(如水龙头)
滴漏(如水龙头)
防水(无滴漏)
防蒸汽(冷凝)
防细菌
防燃油/防油
防病毒
气密
防病毒(高安全)
气密(高安全)
完全密封(技术极限)
气体泄漏速率 (ΔP=1bar)
≈1 cm³/s(每秒1立方厘米)
≈1 cm³/10s(每10秒1立方厘米)
≈1 cm³/100s(每100秒1立方厘米)
≈1 cm³/16分钟
≈1 cm³/160分钟
≈1 cm³/26小时
≈1 cm³/11天
≈1 cm³/110天
≈1 cm³/3年
≈1 cm³/30年
≈1 cm³/300年
泄漏类型
根据特征的类型,泄漏分为以下几组:
· 孔泄漏(可清楚识别)
· 湍流泄漏(哨声气体泄漏)
· 层流泄漏(法兰、焊缝等可拆卸或不可拆卸连接处的泄漏)
· 分子泄漏(也称为孔隙泄漏;通过材料多晶结构中最细的孔隙或缺口泄漏)
· 虚拟泄漏(由液体蒸发或放气引起的明显泄漏)
· 冷/温泄漏(仅在极端温度负载下发生的可逆泄漏)
· 阀门泄漏或阀瓣泄漏(优先流向泄漏)
· Lambda泄漏(氦气液化时泄漏)
· 传统意义上的微小泄漏指材料特有的渗透现象
检漏仪
测试设备
快速连接器
公司概况
英诺太科测试设备(太仓)有限公司